云門酒業:五大品質維度詮釋“中國消費名品成長企業”
近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首批“中國消費名品名單”。
云門酒業成功躋身“中國消費名品成長企業”,成為山東**入選白酒企業。
這不僅是對云門踐行“品質+品牌”戰略的肯定,更彰顯了云門作為北方醬酒創領者、**魯酒**者的實力與擔當。
榮膺“中國消費名品成長企業”背后,是文化賦能力、產品品質力、品牌影響力的多維度展現。“水、糧、曲、藝、藏”五大核心要素,共同孕育了“陳、凈、甘、柔”的云門醬酒。
青州,北緯36°上的醬酒黃金產區。三山環繞、六水融匯的地理構造,為云門醬酒的誕生提供了充足的優質水源和氣候環境。
“水為酒之血”,水質是流淌在美酒中的生命線。云門釀酒所用的深層地下水源,來自青州西南部山區,在經億萬年形成的石灰巖巖層過濾后,水質硬度適中,含有適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,不僅為微生物群落提供了滋養,更在發酵過程中悄然雕琢出酒體的獨特風味,成就了云門醬酒特有的甘甜。
“糧為酒之肉”,優質的高粱是醬酒釀造的基礎。云門酒業從原糧育種、種植開始,構建“從田間到舌尖”的品質網絡。
所用高粱,是經過專家選育的“云醬1號”糯紅高粱,皮厚、耐蒸煮,支鏈淀粉含量達88%以上,為云門醬酒提供了獨特的香氣和口感。
除了選育優質高粱,云門還打造了云門酒業糯高粱種植基地,確保高粱在種植過程中全程貫穿綠色食品標準。從糧種選擇、田間管理到顆粒歸倉,嚴格把控,所產原糧需通過各項檢測,才能投入釀造生產。
曲作為釀酒過程中的“催化劑”,是白酒風味形成的關鍵。云門釀酒所用高溫大曲,將《齊民要術·造神曲并酒》篇中的“造神曲法”與現代大曲醬香制曲工藝進行巧妙結合。
重陽節,產自齊魯平原的優質冬小麥,經研磨后制成曲胚,入曲房發酵40天,曲溫可達63°。曲房發酵結束后,再經六個月貯存,形成醬香曲香濃郁、斷面色澤金黃的成品曲。
醬香酒釀造工藝復雜且獨特,相較其他香型,有著更長的周期,更多的工序,以及更低的出酒率。
1948年,云門建廠時,以《齊民要術》中的釀酒法為基礎,以高粱為原料,小麥、豌豆制曲,兩次投料,四次蒸酒,半年為一周期。
1973年,在白酒專家于樹民先生建議下云門進行工藝改良,并在1974年生產出云門**個醬酒品牌——青州陳釀。
20世紀80年代,通過學習現代大曲醬香工藝,云門醬香酒的品質再次迎來提升。1984年,云門陳釀榮獲“輕工業部酒類質量大賽銀杯部優質酒”。
此后數十年,歷經一代又一代云門人苦心鉆研,云門醬香酒工藝逐漸成熟,成為如今的云門醬酒“160操作法”。
“三分釀、七分藏”。儲藏是美酒蛻變的**后一道儀式。從原酒到成品,云門醬酒要經過五年時間、六種壇儲方式(適溫萃養、組合互養、地下涵養、洞藏滋養、以老培新、以特養優)組合培養,這不僅是工藝需要,更是對時間的敬畏。
2003年,云門洞藏系統工程啟動。位于仰天山脈獅子峪的“天人洞”“天合洞”,洞內溫度穩定在16℃-23℃之間,濕度在75%以上,還有豐富的微生物和負氧離子,藏釀互補,天人合一,成為美酒老熟的生態寶地。洞中酒壇靜默佇立,宛若時光的容器,一呼一吸間,酒體褪去青澀,沉淀出歲月的厚重。
除此之外,在2021年,云門酒業還啟動了云門醬酒瓶儲工程,旨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具價值的稀缺老酒。生產好的成品酒經過多年儲存,品質、口感進一步提升,成為“看得見、摸得著、實實在在”的“年份酒”。截止2024年10月,經青州市公證處公證,已完成瓶儲酒20.6W箱。
從一粒糧到一滴酒,云門酒業用五大品質維度詮釋“中國消費名品成長企業”的深厚底蘊。這既是自然的厚賜,更是匠心的傳承。